“850元!”“900元!”“1000元!”……前不久,在区产权交易中心,来自吴桥、郭村等镇的七位竞标人轮番举牌,对大桥昌西村的一处千亩农场,进行竞价承租。
几轮竞价后,七位竞标人把价格都锁定在1000元/亩。在众人见证下,律师现场摇号,来自吴桥镇的种田大户常平永获得了经营权。
“这块田原来的承包价是800元/亩,现在涨到1000元/亩。对于村民来说,如果家里田亩多,每年可多分上千块钱。”昌西村党支部书记徐昌余介绍,土地发包前,村里已召开过村民代表会议,大家对土地租金的最低价、最高价达成一致意见。“比如这次招标,我们参照周边村田地租金,以1000元/亩作为封顶价。”
对农户来说,租金“节节高”,带来收入增长,肯定乐见。但对种养大户来说,如果租金“节节高”,成本就会上升,种田还香吗?
“竞价时,心里要有谱。我先算好租金、农资、人工等成本账,1000元/亩能承受,才敢举牌。”常平永说,他在吴桥镇高杨村承包了近千亩田粮田,每亩租金800多元,去年每亩纯赚五百元左右。他认为,昌西这块田地力不错,而且成框连片,便于机械化种植与管理。对于这次竞价承租,他心里有底:“只要风调雨顺,粮价稳定,就算每亩租金1000元,种田也会赚钱。”
“今年一季度,江都的田地承包均价是854元/亩,处于全省中游水平。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仇定祥说,土地承包价受诸多因素影响,比如各地种植习惯、田地配套条件、交通设施等。一般来说,地肥、水美、上规模的粮田,每亩都要上千元的租金。反之,交通不便、零头碎脑的粮田,也许只有四五百元的租金。
如何避免土地产权交易出现盲目、恶性竞争,让农户和种养大户都能从中受益?区农业农村局加大农村产权交易方式创新和规范管理力度,当起桥梁,开出良方——
建议村里根据市场行情、土地质量,合理确定底价;实行交易最高限价,既能保证粮食生产安全,也能维护农户和种养大户的切身利益;当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,实行“熔断”。
仇定祥介绍,今年以来,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、养殖水面经营权流转项目成交标段数457个,成交额3089万元,交易面积1.4万亩,溢价112万元,确保农户和种养大户都能尝到甜头。